研究基地


机构名称

负责人

机构介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名誉主任:吴汉东

主任:彭学龙

副主任:詹映

2004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第五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全国共有9家法学学科类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经历了三次评估测评,三次评估结果分别为:优秀、合格、优秀。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

引智基地

中方首席专家:吴汉东

外方首席专家:Joseph Straus

基地于2018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计划”。外方专家团队由来自全球QS排名前100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7位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科技法、网络版权法、竞争法、生物工程等方向的科学家和法学家组成;中方专家团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知名教授组成。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

吴汉东

2004,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组长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担任。2006年,经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批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作为首家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揭牌。为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增强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

主任:吴汉东

副主任:彭学龙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设立的智库基地主要任务发挥知识产权及相关学科研究优势,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和司法判例研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主任:吴汉东

常务副主任:曹新明

副主任:詹映

基地2010年成立,是由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托中心设立的首家研究基地基地主要工作是服务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基地成立以来,完成近30项基地专项课题研究每年编撰约12期《知识产权信息速递》《知识产权南湖快讯》承担20余项国家应急性研究任务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开展多项知识产权政策和立法咨询。


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


2010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基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学位教育,规模培养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学科和科研优势,打造多个精品培训项目,连续多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考评中获得优秀。

国际版权研究基地

主任:吴汉东

副主任:胡开忠 王迁


 20132月,国家版权局批准依托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建立。基地每年报送多期《国际版权动态》研究报告,成为国家版权局对外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参与了《版权强国战略》和《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多次参与《著作权法》的修订工作,承担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修改工作及《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在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协定制定过程中多次提供咨询意见。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首席专家:黄玉烨

文化和旅游部依托中心设立的文旅智库基地,其前身是原文化部设立的“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基地围绕文化和旅游领域中的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每年向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提交20余份研究报告。承担并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治理机制完善、美术馆知识产权工作指南制定等多项重要研究任务基地成员多次就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法律保护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黄玉烨

2021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经遴选考查,确定国家图书馆等19个单位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重点研究方向为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化和旅游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返回原图
/